close

  這次的武陵二秀行,可謂好事多磨,從原本排定的七月初因颱風順延2次至今,前幾天的雙颱差一點又無法成行,不過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雖然攀爬的過程辛苦了些,但終能一掃前2次玉山、雪山迷霧百岳行的遺憾,充分感受大山的壯麗山景。

  為了百岳行,平日的郊山健行訓練還是持續著,且為應付自組隊重裝行程,還增添了小鷹牌新背包,它屬於多功能輕量化背包,不過全程走完,還是體驗到,無論裝備有多好,強健的體能才是最重要的。清晨4點從深坑出發,在羅東吃早餐及補充食物後,沿台七甲線往武陵農場前行,因颱風肆虐,沿線山壁及路基崩塌嚴重,路況欠佳,還好平安於上午0720抵達農場內的武陵山莊,整裝後於0740正式出發。

  此行的封面照就由我的新背包當綱了,或許是我身高緣故,快滿載的68L背包(內裝近14公斤物品)看起來沒有想像中的威風,不過有了那隻飛禽(漁鷹)標誌的加持,讓背包增色不少。



  通過武陵橋(標高約1820公尺)後沿著桃山步道前行約3.5公里的緩坡抵達池有品田登山口(標高約2290公尺),此段路約上行470公尺,雖然在過程中還僅算是熱身階段,但對於平日未習慣背負如此重量的我而言,已經開始感受到重力的威力了。



  為了確保飲水無虞,在登山口處卸下重裝,拿著水壺繼續前行至桃山瀑布取水,卸除了重力束縛後,走起路來頓感健步如飛。印象中桃山瀑布狀似涓絲,或許是近期雨水豐沛,讓瀑體壯觀不少。



  接續從登山口到三叉營地的3.5公里路程,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因為須連續陡升約1000公尺,若以輕裝健行倒無特別之處,但此次的重裝讓我深刻體會何謂舉步維艱,行進間常有力不從心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只能咬緊牙關硬撐,當然一路上免不了又自我批判一番,沒事何苦到山中折磨自己。

  沿途雲霧漸起,雖影響視野,不過也讓攀爬過程不至過於炎熱。行經展望處,左邊的山頭就是武陵四秀中的桃山,原本列為本次行程要加碼進攻的山頭,出發前隊友們還談笑風生準備來個坐二望三,但經過此番陡坡的嚴苛考驗,鬥志全失只想坐二下山,就像現在的經濟成長率,能保二就偷笑了。



  坦白說,本次武陵二秀能成行已是老天幫忙,只要讓我們不需穿著雨衣翻山越嶺,就是最大的恩賜,所以對於賞景也沒有特別的期待,事實上第一天的行程,由於雲霧繚繞,景觀較先前的百岳行並無特殊之處,但每座山都有她的特色,就在於登山客在辛苦攀爬的同時,是否還有餘力去發掘欣賞罷了。





  約1300終於抵達三叉營地,換算一下平均1小時才前行1公里,當真是登山以來前所未有的龜速。記得登雪山時的哭坡,跟此次連續陡坡相較真的算是小CASE。大休息後繼續前行到達一石瀑地形區,此處有池有山登山口的標示,聽說輕裝上行來回僅需40分,惟此時雲霧漸濃,考量可能的午後雷陣雨,決定明日回程再行攀登。



  本以為到三叉營地後,後續的稜線山徑應該好走許多,沒想到多是高低起伏落差極大的碎石岩徑,部分路徑並不明顯,只能靠本能尋求較合適的踩踏點前進,其實高山稜線山徑常須通過許多碎石崩壁,碎岩鋒利的稜角極易刮破雨鞋,所以本次穿著的新雨鞋,走完全程後,已是刮痕累累。



  這是武陵四秀行程中最重要的一棵樹,池有名樹,矗立於懸崖峭壁邊,經年累月的山風淬煉,造就其蒼勁有型的古樸軀幹,不免俗的拍下這張池有名樹的典型畫面(為下山時補拍)。



  當然還有不同的拍法,藉由後方雲霧背光拍照,形成這幅隊友與名樹比手畫腳對話的有趣畫面。


 
  造型蒼勁特立的鐵杉林與崢嶸嶙峋的危岩峭壁搭配著飄渺山嵐,宛如進入了電影場景般的夢幻世界。





  在歷盡艱辛後,於1530抵達今天的目的地新達山屋,迷霧中的山屋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童話世界般,在此平靜祥和的氣氛洗滌下,也舒緩了全身上下疲累不堪的感覺。






山屋相當整潔乾淨,且有志工幫忙分配床位,累了一天,擦擦汗換上了乾淨的休閒服,感覺舒適許多,此時才開始下起雨,當真感謝老天的幫忙。更令人驚喜的是,志工的收音機正播放著台北愛樂電台的節目,在寧靜的山上聽著我最喜歡的室內樂,真是件幸福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uang 的頭像
    Jeremy Huang

    Jeremy Huang的生活、音樂部落格

    Jerem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