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結束攀登百岳之王-玉山後,同事陳兄似乎爬出了興趣,積極規劃百岳行,至於我還是抱著有人辦我就跟的隨緣態度,在陳兄招兵買馬下,本次共有7位成員參加這次登百岳之后-雪山的行程,除了老同事高兄是新面孔外,其餘都是登玉山的舊夥伴。其實我是比較偏好參加登山社辦的行程,較安全且無需背負糧食、公器、睡袋等物品,不過在同事的保證安全下,還是參加了這次只要多背一些公糧及睡袋就可以省下不少錢的自組隊行程,所以能平安順利歸來,還是要感謝同事陳兄及王兄的費心規劃。

  5/5清晨0430在深坑集合搭陳兄的休旅車朝武陵農場出發,中途在宜蘭吃早餐並做最後的補給,於0800到達武陵農場,續行至雪山登山口(標高2140公尺),經過連續多天的梅雨,此時天空仍有些許雲層,雖然行前已抱著風雨無阻的心情,不過還是祈求上天不要再下雨。在登山管制站辦理入山及看完宣導短片後,大夥整裝暖身完畢於0835正式出發。

從登山口俯看武陵農場,視野雖受雲層影響,但仍可看到層層堆疊綿延至天際的崇山峻嶺。




管制站旁的大池塘應該是消防水池吧,映襯著管制站美麗倒影,是造訪雪山的登山客必拍的場景。


進入登山步道,迎接我們的是一連串彷彿無止盡的之字坡道,還好行走在林蔭之間尚感涼爽舒適。


平地的杜鵑多已凋謝,但中高海拔的杜鵑在這五月天方始綻放,此為志嘉揚杜鵑,桃紅色的花型小巧有如櫻花,主要分布在登山口到七卡山莊間。


約0940到達位於步道2.2k的七卡山莊(標高2500公尺),山莊內床位相當多,有水有廁所,若未抽到369山屋床位,也可在此休息,只是若從此處出發單攻雪山,要比從369山莊多走約5公里的山路,不過若以輕裝前行應該還可以接受,下次可以考慮挑戰看看。前次玉山行穿著太素,本次特以著紅衫來搶鏡頭,效果還不錯,左邊是前次與玉山主峰緣慳一面的蘇老師,特來雪恥,右邊則是新成員高兄。


稍事休息後繼續前行,沿途的二葉松樹梢似乎因天冷都披上了毛衣,這些毛衣其實是松蘿,屬地衣類是藻類與真菌的共生體,真菌形成的菌絲讓藻類附著其上行光合作用提供養分。


走不完的之字路逐漸消耗我們的體能,其實累是無所謂,遺憾的是因為雲霧影響視野,只能埋頭苦幹努力向前行。


約1130到達名聲響亮的哭坡,並在此用中餐,與同事陳兄在哭坡前合影。


再一張山友與哭坡奮戰的情景,想想待會要爬的山徑,對於中餐要吃多少就有些傷神,少吃沒力,多吃可能會消化不良。


經過多次的登山考驗,對我們而言,不管路有多難走,只要別人能走,我們也一定能走,埋頭苦爬終也克服了哭坡,看看我們流露出的笑容,就知道我們已不是肉腳客了,哭坡,小CASE。不過老實說,過程中還是喘的要死,每次爬山內心總會自我批判一番,沒事不在家中享受,何苦到山中折磨自己,但只要回到平地休息個兩天,又開始腳癢規劃起下次登山行程,說人喜歡犯賤嘛,對於登山這件事,我承認我是。


續行至雪山東峰途中一處枯木林立的山崖,俯瞰遠方的武陵農場,唉!雲霧迷濛景物蕭瑟,讓心情也有些down。


沒多久灰暗的心情就煙消雲散,因為本日行程最高點雪山東峰就在前方不遠處。



可以更近一點看雪山東峰。如果沒記錯,那位行走於稜線即將抵達峰頂的人兒應該是本次團花水果妹。


雖然已是歐吉桑,不過既然已站上雪山東峰頂,當然可以再靠近一點看囉。約1320抵達我人生的第2座百岳雪山東峰(標高3201公尺),如果眼力夠的話,其實369山莊就在相片右側遠方的山坡上,遺憾的是,那些3000公尺以上的壯麗山峰都隱沒在雲層之後。


過東峰後,朝今日最後目標369山莊前進,經過積水處,同伴只能避開,穿著雨鞋的我則毫不猶豫的走過去,這也是為什麼我老堅持穿雨鞋才是王道的道理,一路通行無阻。


行走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徑,周圍林相主要以冷杉為主,而盛開的森氏杜鵑則依偎其側,白裡透紅的森氏杜鵑相當清雅脫俗。


行走了一天,在距離369山莊不遠處,欣賞到較有特色的山景,感動指數終於有所提高。不辭辛勞從大老遠走到如此高山,所圖為何,不就是為了欣賞雄偉壯麗的山景。




369山莊(標高3100公尺)終於映入眼簾,座落大草坡上的小屋,在遠方樹林及雲霧的襯托下還頗有歐洲瑞士的山間風情,感動指數再度增加。約1430到達位於步道7.1K的山屋,也順利完成今日行程。


山莊由寢室、伙房、生態廁所所組成,可容納約130人,有水源但沒熱水。晚餐由王兄掌廚,大夥終能大快朵頤,好好享受辛苦揹上山的食物。由於明早2點就要出發攻頂,所以於下午6時就寢,有了前次登玉山的慘痛經驗,此次還特地帶了鎮定劑助眠,或許是睡袋不夠保暖,或許是通舖山友間彼此干擾,還是一夜無眠,只能強迫自己儘量讓肌肉放鬆有達到休息的目的就好,我看下次需要帶安眠藥才夠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uang 的頭像
    Jeremy Huang

    Jeremy Huang的生活、音樂部落格

    Jerem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