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報告預測3/24冷氣團來襲,也不知冷氣團到了沒有,因為高山清晨的氣溫本就極低,圓峰山屋門邊的溫度計顯示只有攝氏2度,聽說玉山頂風強氣溫更低,所以保暖帽、領巾、保暖衣、手套、雨褲,背到山上可用的保暖裝備全上了身,事後覺得,還好有充分的保暖準備,否則會凍死在山頂。凌晨0230離開圓峰山屋,正式展開今日玉山主峰攻頂之旅,吃了止痛藥後,頭痛的症狀減輕,思緒也逐漸清晰,載著頭燈跟著前行隊友的腳步,也較有心思觀察周遭的情況,當仰望天際看到滿天星光閃爍時,感覺美極了,雖然一夜難眠,但在接近台灣頂端處欣賞如此美景,也讓精神振奮不少,可惜的是,由於氣溫太低,我的相機已處於失溫狀態(顯示電源不足),無法拍下此景留念,本篇相片均為同行隊友提供。

  沿著昨日碎石山徑下行1.5公里至通往玉山主峰、排雲山莊的岔路口(標高3564公尺),將背包卸下置於路邊,背上攻頂小背包正式上攻,此時距離台灣頂點只剩400公尺約需走1.7公里的路程,走在昨日相片所呈現的之字形碎石山徑上,行進過程一片漆黑,除了星空外什麼都看不到,而且隨著高度增加,路徑越形陡峭險峻,還好危險處都已設置鐵鍊,其實攀登難度相較於過往攀爬郊山或中級山的岩壁並無特別困難之處,反倒是要克服黑暗及狂風造成可能墜落的恐懼感,尤其是通過鐵網隧道的風口區,狂風吹襲,若未緊抓鐵鍊恐有被吹落山谷之虞,此時我們的活力小子小劉,才跟我說他會懼高,他沒想到玉山的攻頂路比他曾登頂的雪山危險度高這麼多,攻頂之路讓他感覺是走向地獄之路,開玩笑,已接近山頂,說甚麼也要把他平安帶到山頂,就提醒他看著山壁跟著我的腳步緊抓的鐵鍊,一步步終於完成攻頂的任務。

  約清晨0540完成攻頂,不過令人扼腕的是,一路滿天星空的情景,在接近山頂時,卻被濃霧壟罩,冷氣團早不來晚不來,卻在攻頂時刻到來,這讓我想到杜甫曾寫到的「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唉,不用明日,轉眼間景致丕變已是茫茫視野,雖然讓人有些遺憾,不過也是因為有了遺憾,才會有下次再來彌補缺憾的動機吧!其實登山過程就如同人生,在歷盡艱辛攀爬的寒徹骨後,或許可享受到如梅花撲鼻香的絕世美景,但經常印證的卻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茫茫視野,差別是山永遠在那可以重新來過,但人生卻不能重來吧!

  雖無視野,但代表台灣最高點的玉山主峰岩石及一等三角點是一定要拍照留念的啦!


  此時此地,我無疑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站在最頂端的人,呵呵,為了拍張像樣的登頂照好去申請玉山登頂證明,雖然寒風凜冽,還是要表現出一付輕鬆自在笑容可掬的模樣,真的要感謝同事王兄的拍照。


  玉山頂的平台,登山杖及岩石表層都結霜了,隊友都躲在岩石的背風面取暖休息。因為山頂無景氣溫又低,全隊拍完照後即行下山。下山過程中還發生領隊差點被隊友碰撞石塊掉落砸到的插曲,登山運動全程都有不確定的風險,不能因為攻頂完成就放鬆心情,很多山難都是在下山過程中發生的。


  下山途中的迷霧森林,相較於上山的蒼翠印象,呈現出另一種神秘風情。


  隨著高度的下降,雲霧逐漸散去,彷彿也告知兩日的玉山攻頂行已近尾聲。玉山,是我人生攀登的第一座百岳,但決不會是最後一座,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值得再三回憶並內化成經驗,作為爾後攀爬高山的借鏡。

後記:
1.在下山返家的過程中,曾跟領隊提及玉山主峰攻頂路程的不確定風險太高(太多容易崩落的碎石岩壁),曾經攻頂就已足夠,不會再來第二次,不過經過幾天心情的沉澱,過程中痛苦的感覺逐漸消失,美好的記憶卻一一浮現,似乎又讓我開始累積下次造訪玉山的能量了,登山,就像吃嗎啡,很容易上癮的。
2.攀爬高山絕不能等閒視之,高山的空氣稀薄,攀爬相同的高度明顯較中低海拔時吃力許多,再加上氣候及氣溫變化劇烈,行前一定要有充足的準備,該有的裝備不可少,頭燈、登山杖,基本藥物(甚至可以加帶安眠藥)及耳塞等,至於防風雨及保暖衣物就不用說了,還好這次準備了止痛藥,否則攻頂的過程絕對痛苦萬分,而我們的活力小子仗恃著跑馬拉松的體能,連登山杖都沒帶,卻在下山時,因喉嚨發炎造成發燒致平衡感欠佳,終須借隊友的登山杖方能平安走完全程。只能說登山過程,尤其是兩日以上行程,常發生不可預知的情況,惟有萬全的準備方可有效降低不確定性的風險。
3.至於雨鞋適不適合攀爬高山,如果在夏季應該不成問題,但此次初春玉山行,雪季剛過氣溫仍低,雨鞋保暖功能明顯不佳,尤其在攻頂當時,腳趾必須不斷的扭動否則當真會被凍僵。
4.登山運動還是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如果平時沒有一定的鍛鍊,還是儘量避免一次就攀爬超過自己能力負荷的高山,周遭很多女性友人說他們沒爬過甚麼山,只有玉山(無言),但留給他們的只有痛苦的經驗,從此封山。辛苦登山,圖得不就是欣賞壯麗山景,若無餘力享受,何苦如此為難自己。
5.該買台適合在高山低溫時拍照的相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uang 的頭像
    Jeremy Huang

    Jeremy Huang的生活、音樂部落格

    Jerem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