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週末到屏東走了一趟,平常我是挺懶的,不太喜歡長途開車,所以對於我願意跑那麼遠,父母及家人都有點訝異,其實最主要是老爸明年初就要退休了,以後會去屏東的機會也不多了,所以趁著老爸還沒退休,再去屏東走走,順便見見老朋友。

  老爸在屏東工作也十幾年了,因配有不小的職務宿舍,所以屏東也快變成我另一個家鄉,有好幾次過年,因為天氣嚴寒,全家都南移到屏東過年,我也經常藉由去南部出差的機會,就近住在屏東老爸的宿舍,所以朋友經常說,我狡兔好幾窟,從南到北都有地方可以住,雖然是老爸要退休,反倒是我對屏東似乎有些依依不捨。

  說了一堆跟標題無關的東西,其實還是有些關係,老媽前兩年提前退休,到屏東陪老爸生活,兩老平時沒事就看看經書,在宿舍庭院中種些蔬菜,飲食多以有機無毒食品為主,早晚走走路並做些健身功,所以兩老的身體都蠻硬朗的,再加上有月退不用操心經濟問題,沒事就四處遊山玩水一番,感覺他們活得很愉快,不知這是否就是所謂的樂活生活。就我所知,現在很多軍公教人員都提前退休,尤其是很多中南部的退休人員,會買塊地來種種蔬菜,過著像前面所述的生活,對於這些退休人員而言,第一要務就是維持身體的健康,因為活的越久,領的越多,所以我還蠻羨慕這些人的,也慶幸我的父母能過著這種不用讓兒孫操心的生活。

  這兩天也參觀了老爸朋友的有機農場,其實對他們來說,賺錢不是主要的目的,因為大部分的果菜都給昆蟲鳥獸吃掉了,他們只吃剩下的部分,反而是藉由耕種的過程,體會與大地融合的感覺,及學習如何與自然和平共存的道理,這其中有一個朋友曾罹患癌症,這幾年因為虔心推動宗教及有機事業,現在已經完全感覺不出曾是一位幾乎無救的病人。老爸也在農場附近買了塊地,目前無償提供給一位農友種植有機蔬菜,本來是打算要蓋間農舍的,不過我是持反對的立場,想要吃有機蔬菜,不用自己種,買來吃就可以了,種菜太辛苦了,另外如果他們長期住屏東,那我就辛苦了,開一趟車就要五、六個小時,再怎麼說,我年紀也漸長了,經常這樣跑,說真的我也吃不消。

  順便紀錄這兩天的一些事情。

  週六晚上在太平洋百貨用完餐離開時,碰到一位很面熟的朋友,以我的個性,我不太會主動跟別人相認,不過因為是正面遇上,對方還叫出我的名字,使我瞬間想起他是我一個老朋友E君的先生,說起這位E君,跟我可是有革命情感的,她是我小提琴老師的女兒,當時小提拉得比我好,也會彈鋼琴,還是我兒時參加小提琴比賽的伴奏,因為彼此年紀相近,從小學畢業後,陸陸續續都有書信連絡,她的字寫的真的很漂亮,大學時,因為兩人的學校很近,偶爾會見面聊聊天,後來因為彼此都有男女朋友及各自生活,就慢慢斷了音訊,再次碰面是好幾年後我當完兵在新竹交大唸書的時候,有次在博愛校區附近吃飯,忽然碰到她,原來她就住在博愛校區後門正對面,我跟她當時都論及婚嫁,當然不是我跟她啦,在同一年,我們都陸續結婚了,後來也還是爾有連絡,一段時間後,當時我可能休學回台北工作,她因為老公調職搬走了,也沒給我一通電話彼此又斷了音訊,這一晃眼又過了七、八年,原本想說這輩子大概不會再碰面了(跟她碰面後她也這麼認為),結果竟然在遙遠的屏東街頭遇到她的老公,他們去拜訪親戚,本想回高雄住所,結果老公陪她親戚去百貨公司换衣服,這麼巧就碰面了,而她親戚的住所就在我老爸宿舍附近,因為彼此還有事,兩對夫妻帶著小孩相約在一間國小校門前碰面,此時的她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了,彼此簡單的說說這幾年的際遇,留下連絡電話就告別了,想想跟她認識的時候只有八、九歲,一轉眼已經過了三十年,人生真的很奇妙。

  另外這兩天,我帶著琴去找我那位重啟我練琴之門的
軍中同袍,在聊了一下彼此的近況後,他就拿出工具,很認真的調整我的音柱,藉由移動音柱的位置,讓我體會音色的變化,原來音柱的位置真的會影響音色,另外他建議我不要用肩墊,可以用吸音綿取代,關於這點,回到家後,我請老婆跟小朋友試聽,結果用肩墊的聲音可明顯辨識較用吸音綿及未使用肩墊時的琴聲來的小,後二者則沒有明顯差異,所以我以後可能就不再用肩墊,就直接用吸音綿了,想想一支好一點的肩墊將近2000元,一張300元的吸音綿可以切割成一堆肩墊,白花錢卻影響琴音。他還用我的琴拉了一些曲子,真的好聽極了,果然琴的音色跟人的技術有關,好好練琴比較實在,不過對他而言,小提琴只是他謀生的工具,他的最愛還是如連結文章所說的遙控模型機,而這次碰面又發現他還有古蹟尋訪的興趣。所以弄完提琴,他就迫不及待的跟我說他玩模型機及古蹟尋訪的事,他說他有一架全台私人擁有最大的遙控模型飛機,最近他剛開一個blog,會上載一些資料,到時我會在網頁連結他的網址,每次見到這位老朋友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唉!想到以後去南部的機會不多了,不知何時還能跟這些老朋友見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uang 的頭像
    Jeremy Huang

    Jeremy Huang的生活、音樂部落格

    Jerem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