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該怎麼寫這次的登山經驗呢?只能說這段山徑真的不是普通的折磨人,一般登山客寧願去爬大山也不想走這段海拔不高對體能卻極具挑戰的山徑,也難怪本次同行的同事王兄聽到我跟另一位同事陳兄安排於本周前往時,興奮的馬上排開一切行程要參加,因為他已經等了十幾年,終於有同好願意前往挑戰,其實我跟王兄不熟,在攀爬的過程中才得知,跟我同年的他早在十幾年前已經挑戰過不少知名大山,就他的認知,筆架連峰縱走的難度超過一般郊山健行,已不下於中級山(如北插天山,此山我在大學時爬過,是蠻累的,但時間久遠已忘了那種感覺)的級數,所以當他知道我和陳兄都沒走過這段路卻敢於挑戰時還真有點訝異,呵!我跟陳兄就是因為不知這麼難走,所以才想說走走看,早知道的話.....,搞不好今天就不會成行了。
話說為什麼會安排這次的行程呢?前兩周登上木柵二格山,在遠眺筆架連峰綿延的山勢後,即心生征服之心,不過考量其登山時程及交通問題,若要隻身挑戰(早聽聞此山的難度,根本不用考慮是否要帶老婆跟小孩同行),可能要耗掉8小時以上的時間,跟住在深坑的陳兄提及,剛好他對於這座伴隨他將近半世紀的後山早嚮往多時,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前往(之後方有王兄的加入)。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先由我將車停在位於連接木柵與深坑間阿柔洋產業道路的天南宮附近(筆架縱走終點),陳兄則由深坑上山接我前往石碇的登山口,等縱走結束後,再由我開車送他去石碇取車,這樣的行程規劃可省下至少90分鐘以上的步行時間。
安排妥適後,最大的變數就是天氣了,週六早觀察屋外地面有些許雨漬,心想多雨的深坑必然也下過雨,不過我與陳兄約好,只要當天沒下雨就不見不散,約七點十多分就到達天南宮,沒多久陳兄開車將我接下山,邊開車邊為自己打預防針,說聽說路徑難行,加上下過雨,今天可能不好走,不過我打氣著說,這種涼爽天氣絕對是個爬山的好天氣,一切都會平安順利。真要感謝我的聰明腦袋,還好有安排這種雙車接駁方式,否則從我停車處到深坑還有七公里的產業道路要走,這對已經筋疲力盡的登山客而言,也是負擔不小的路程。到深坑街頭接到王兄即前往石碇,這是石碇溪,溪床保有原始岩床特色。

剛開始路徑平坦,過橋後是石碇國小,好像有校慶活動,我們三個歐吉桑則一路有說有笑,吃著早餐話說年輕時的勇,殊不知後續將有好長一段折磨身心的旅程,呵。

經過員潭子坑橋續行至員潭子坑1號的民宅,民宅老伯很親切跟我們打招呼,還指引我們如何進入登山口,過了民宅後,路徑馬上變為陡上,由圖資顯示等待我們的是一段挺升高程200多米且超過45度的陡升山徑,難走出名的筆架連峰一開始就用最嚴苛的方式來迎接我們這些不知好歹的登山客,沿著崎嶇不平的石塊上行,加上昨日夜雨,山徑濕滑難行,沿途只能手腳並用拉著繩索費力前行。沒多久衣服均已濕透,其中攀爬過大山的王兄身手果然了得,無須手套登山杖,一路領先,我則依仗著歷經一年多郊山之旅奠基的基礎,緩步上行,陳兄狀況則不太佳,可能剛在山下吃太飽,再加上久未爬山,一下子攀爬如此挑戰級的山徑,事後聽他說氣幾乎都快喘不過來了,不到30分鐘,我和王兄爬上稜線,結果等了十來分鐘,陳兄才到達,而且臉色有些蒼白,讓我和王兄有些擔心,還好經過一陣子的休息,狀況有所改善後繼續前行。

接下去的就是高低起伏的稜線山徑了,雖然路況還是不佳,但不至於有先前大幅爬升的情況,路徑多分布於稜線處,但有樹木遮陰。今日雲霧遮陽,偶有山風吹拂,在克服陡坡段後,趁著初始體能尚佳時,藉由踩踏樹根、攀拉繩索、樹幹,有點挑戰又不至於太過艱難的方式前進,身心都還相當愉快。

筆架連峰位於深坑、石碇之間,路途漫長,由綿延的山峰所組成,西帽子岩、炙子頭山及筆架山為三座主要山峰,且一山比一山高,很有挑戰性,不知為何在前行的過程中,讓我連想到馬勒的第六號交響曲「悲劇」的第四樂章,英雄在經過三次命運的重擊後終於倒下,雖然知道今日路途難行,不過小山終究難以與命運比擬,或許是最近心境的轉折讓心情有些晦暗吧,甩甩頭拋開負面的想法繼續前行,命運無法掌握,但我相信這些山峰終將被一一攻克。
因為走在稜線上,巨石裸岩相當常見,不過均有繩索可輔助前行,只要專心行走感覺還是蠻安全的。

這是王兄在岩稜視野開闊處,眺望遠方拍照的英姿。

這是由稜線空曠處遠望北宜高速公路,雲霧漸散,視野亦逐漸開闊。

又是一段險降的岩徑,地面濕滑無處著力,就只能拉著繩索像溜滑梯一樣滑下去,一路上就是這樣上上下下攀爬前行。

從稜線起點前行約50多分鐘,終於到達第一座山峰,西帽子岩,山頂有兩顆被山友形容為臨空對嘴深情擁吻的巨岩,我倒認為像輕貼臉頰的親暱情侶,無論如何,此等石頭亦有情的情景,讓感性如我者也感染了些許的感動,也或許是為了終於攻克一個山頭而感動吧,呵。

接下來的路段,起落更大,陡上陡下,時而緊貼危壁,時而奮力攀爬,這樣起伏變化的路段,被山友形容為適合青年朋友歷練挑戰的勵志路線,至於像我們這種歐吉桑則可以重新體會青壯時的心情。終於到達第二峰炙子頭山,山頂有寬敞腹地,擺了幾張木椅,我們在此休息吃吃零食補充體力,陳兄果然在年輕時還是有鍛練過,熬過登山初期的撞牆期,後續已漸入佳境,此時約上午11時,對照圖資,我們前進的速度還在預期之內,此處有條山徑可下山通往深坑,陳兄說若不是跟我們一起爬,他一定從此處下山去了。

休息過後,繼續朝筆架山前進,仍是上下起伏的岩壁山徑,經過3個多小時的攀爬,體力已開始有些透支,最感佩還是那些登山前輩,能開創出如此山徑,我們以後人乘涼之姿前行至此都爬得快受不了了,何況這些前輩。

終於到達筆架山的筆架鞍部,有兩座峰頂,我爬上靠石碇端的峰頂,峰頂為一巨石,站上巨石,視野遼闊,凌空遠眺,細數剛才爬過的山稜,成就感油然而生,不自覺對空狂吼一聲,一吐先前被上下山徑不斷折磨的怨氣。其實登山客最大的享受是攻上山頂那一刻的快感,為了那種快感,在攀爬的過程身心必須不斷接受折磨,真的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在山頂休息時,碰到一位隨後而至的年輕小警官,獨自一人自石碇攀爬至此,果然年輕就是本錢,晚我們半小時出發,卻在筆架山頭趕上我們,也算他好運遇到我們這群老大哥,讓他可以搭便車到石碇取車,出門在外就是要靠朋友,尤其是山友都很熱情(我是例外啦),只要願意開口,經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是筆架山的另一個峰頂,因為視野較差,所以未再攀爬,倒是王兄,只要有得爬就想去一探究竟,聽其言,上面只有一根柱子還有一堆樹,沒什景觀。

這是由筆架山望向二格山,雖然有些雲霧,但還可隱約在山頂處看到一座涼亭,若想繼續進攻,預估還有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路程。

當然男主角還是要上場一下,可以看到邋遢且全身濕透的身軀上掛著一顆滿足的笑容,好久沒這樣開心的笑了。

不過真的笑得太早了,本以為到達山頂後下山的路應該比較好走了,沒想到跟來時路一樣,還是在濕滑的岩壁樹枝間上上下下攀爬,讓體力逐漸耗盡的我忍不住邊走邊罵起來,持續不斷陡上陡下的山徑,加上雨後濕滑,今天全程當真難走到爆,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加上那段英文標題,如果喜歡虐待自己或想鍛練意志力的人還蠻適合來挑戰的。
終於到達停車處,王兄笑問我還要再來嗎?想了一下,回答明年吧!雖然走到後段真有些受不了,但從石碇一路過來,起起伏伏,有險境,有美景,更有登頂的快感,當完成全程回首來時路時,過程的酸苦都將化為甜美的回憶。而陳兄更是開心,沒想到竟能走完全程,特別請我跟王兄到石碇山中好好享受了一頓美食,嗯,真的需要好好的補補,吃完後只想好好的回家大睡一覺,當真累斃了。
回到家脫襪子時,才發現有一大塊血漬,原來在不經意間我已被一隻螞蝗(水蛭)飽餐一頓,連牠何時吸飽血脫落我都不知道,或許是在石碇吃飯時吧,也可能是在開車的途中吧,我看我該去好好檢查我的車子,其實偶爾換換血也不錯啦,呵,曾有山友說,如果沒被螞蝗親吻過,表示爬的山不夠多,可見今天山路算走得夠多了。
話說為什麼會安排這次的行程呢?前兩周登上木柵二格山,在遠眺筆架連峰綿延的山勢後,即心生征服之心,不過考量其登山時程及交通問題,若要隻身挑戰(早聽聞此山的難度,根本不用考慮是否要帶老婆跟小孩同行),可能要耗掉8小時以上的時間,跟住在深坑的陳兄提及,剛好他對於這座伴隨他將近半世紀的後山早嚮往多時,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前往(之後方有王兄的加入)。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先由我將車停在位於連接木柵與深坑間阿柔洋產業道路的天南宮附近(筆架縱走終點),陳兄則由深坑上山接我前往石碇的登山口,等縱走結束後,再由我開車送他去石碇取車,這樣的行程規劃可省下至少90分鐘以上的步行時間。
安排妥適後,最大的變數就是天氣了,週六早觀察屋外地面有些許雨漬,心想多雨的深坑必然也下過雨,不過我與陳兄約好,只要當天沒下雨就不見不散,約七點十多分就到達天南宮,沒多久陳兄開車將我接下山,邊開車邊為自己打預防針,說聽說路徑難行,加上下過雨,今天可能不好走,不過我打氣著說,這種涼爽天氣絕對是個爬山的好天氣,一切都會平安順利。真要感謝我的聰明腦袋,還好有安排這種雙車接駁方式,否則從我停車處到深坑還有七公里的產業道路要走,這對已經筋疲力盡的登山客而言,也是負擔不小的路程。到深坑街頭接到王兄即前往石碇,這是石碇溪,溪床保有原始岩床特色。

剛開始路徑平坦,過橋後是石碇國小,好像有校慶活動,我們三個歐吉桑則一路有說有笑,吃著早餐話說年輕時的勇,殊不知後續將有好長一段折磨身心的旅程,呵。

經過員潭子坑橋續行至員潭子坑1號的民宅,民宅老伯很親切跟我們打招呼,還指引我們如何進入登山口,過了民宅後,路徑馬上變為陡上,由圖資顯示等待我們的是一段挺升高程200多米且超過45度的陡升山徑,難走出名的筆架連峰一開始就用最嚴苛的方式來迎接我們這些不知好歹的登山客,沿著崎嶇不平的石塊上行,加上昨日夜雨,山徑濕滑難行,沿途只能手腳並用拉著繩索費力前行。沒多久衣服均已濕透,其中攀爬過大山的王兄身手果然了得,無須手套登山杖,一路領先,我則依仗著歷經一年多郊山之旅奠基的基礎,緩步上行,陳兄狀況則不太佳,可能剛在山下吃太飽,再加上久未爬山,一下子攀爬如此挑戰級的山徑,事後聽他說氣幾乎都快喘不過來了,不到30分鐘,我和王兄爬上稜線,結果等了十來分鐘,陳兄才到達,而且臉色有些蒼白,讓我和王兄有些擔心,還好經過一陣子的休息,狀況有所改善後繼續前行。

接下去的就是高低起伏的稜線山徑了,雖然路況還是不佳,但不至於有先前大幅爬升的情況,路徑多分布於稜線處,但有樹木遮陰。今日雲霧遮陽,偶有山風吹拂,在克服陡坡段後,趁著初始體能尚佳時,藉由踩踏樹根、攀拉繩索、樹幹,有點挑戰又不至於太過艱難的方式前進,身心都還相當愉快。

筆架連峰位於深坑、石碇之間,路途漫長,由綿延的山峰所組成,西帽子岩、炙子頭山及筆架山為三座主要山峰,且一山比一山高,很有挑戰性,不知為何在前行的過程中,讓我連想到馬勒的第六號交響曲「悲劇」的第四樂章,英雄在經過三次命運的重擊後終於倒下,雖然知道今日路途難行,不過小山終究難以與命運比擬,或許是最近心境的轉折讓心情有些晦暗吧,甩甩頭拋開負面的想法繼續前行,命運無法掌握,但我相信這些山峰終將被一一攻克。
因為走在稜線上,巨石裸岩相當常見,不過均有繩索可輔助前行,只要專心行走感覺還是蠻安全的。

這是王兄在岩稜視野開闊處,眺望遠方拍照的英姿。

這是由稜線空曠處遠望北宜高速公路,雲霧漸散,視野亦逐漸開闊。

又是一段險降的岩徑,地面濕滑無處著力,就只能拉著繩索像溜滑梯一樣滑下去,一路上就是這樣上上下下攀爬前行。

從稜線起點前行約50多分鐘,終於到達第一座山峰,西帽子岩,山頂有兩顆被山友形容為臨空對嘴深情擁吻的巨岩,我倒認為像輕貼臉頰的親暱情侶,無論如何,此等石頭亦有情的情景,讓感性如我者也感染了些許的感動,也或許是為了終於攻克一個山頭而感動吧,呵。

接下來的路段,起落更大,陡上陡下,時而緊貼危壁,時而奮力攀爬,這樣起伏變化的路段,被山友形容為適合青年朋友歷練挑戰的勵志路線,至於像我們這種歐吉桑則可以重新體會青壯時的心情。終於到達第二峰炙子頭山,山頂有寬敞腹地,擺了幾張木椅,我們在此休息吃吃零食補充體力,陳兄果然在年輕時還是有鍛練過,熬過登山初期的撞牆期,後續已漸入佳境,此時約上午11時,對照圖資,我們前進的速度還在預期之內,此處有條山徑可下山通往深坑,陳兄說若不是跟我們一起爬,他一定從此處下山去了。

休息過後,繼續朝筆架山前進,仍是上下起伏的岩壁山徑,經過3個多小時的攀爬,體力已開始有些透支,最感佩還是那些登山前輩,能開創出如此山徑,我們以後人乘涼之姿前行至此都爬得快受不了了,何況這些前輩。

終於到達筆架山的筆架鞍部,有兩座峰頂,我爬上靠石碇端的峰頂,峰頂為一巨石,站上巨石,視野遼闊,凌空遠眺,細數剛才爬過的山稜,成就感油然而生,不自覺對空狂吼一聲,一吐先前被上下山徑不斷折磨的怨氣。其實登山客最大的享受是攻上山頂那一刻的快感,為了那種快感,在攀爬的過程身心必須不斷接受折磨,真的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在山頂休息時,碰到一位隨後而至的年輕小警官,獨自一人自石碇攀爬至此,果然年輕就是本錢,晚我們半小時出發,卻在筆架山頭趕上我們,也算他好運遇到我們這群老大哥,讓他可以搭便車到石碇取車,出門在外就是要靠朋友,尤其是山友都很熱情(我是例外啦),只要願意開口,經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是筆架山的另一個峰頂,因為視野較差,所以未再攀爬,倒是王兄,只要有得爬就想去一探究竟,聽其言,上面只有一根柱子還有一堆樹,沒什景觀。

這是由筆架山望向二格山,雖然有些雲霧,但還可隱約在山頂處看到一座涼亭,若想繼續進攻,預估還有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路程。

當然男主角還是要上場一下,可以看到邋遢且全身濕透的身軀上掛著一顆滿足的笑容,好久沒這樣開心的笑了。

不過真的笑得太早了,本以為到達山頂後下山的路應該比較好走了,沒想到跟來時路一樣,還是在濕滑的岩壁樹枝間上上下下攀爬,讓體力逐漸耗盡的我忍不住邊走邊罵起來,持續不斷陡上陡下的山徑,加上雨後濕滑,今天全程當真難走到爆,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加上那段英文標題,如果喜歡虐待自己或想鍛練意志力的人還蠻適合來挑戰的。
終於到達停車處,王兄笑問我還要再來嗎?想了一下,回答明年吧!雖然走到後段真有些受不了,但從石碇一路過來,起起伏伏,有險境,有美景,更有登頂的快感,當完成全程回首來時路時,過程的酸苦都將化為甜美的回憶。而陳兄更是開心,沒想到竟能走完全程,特別請我跟王兄到石碇山中好好享受了一頓美食,嗯,真的需要好好的補補,吃完後只想好好的回家大睡一覺,當真累斃了。
回到家脫襪子時,才發現有一大塊血漬,原來在不經意間我已被一隻螞蝗(水蛭)飽餐一頓,連牠何時吸飽血脫落我都不知道,或許是在石碇吃飯時吧,也可能是在開車的途中吧,我看我該去好好檢查我的車子,其實偶爾換換血也不錯啦,呵,曾有山友說,如果沒被螞蝗親吻過,表示爬的山不夠多,可見今天山路算走得夠多了。
全站熱搜